正在“讲述中国故事”的人,我这里有一些建议

英文版不要做成中文版英译,应该明确英文网定位,是做成领导开会接待外宾大全呢?还是要介绍经济文化发展和旅游投资机会?栏目是一周还是一年更新两三次? 使用某个图片是否有版权?

我的职业一直都与英文媒体和国际传播有关,在过去四年里我因为工作关系几乎每天都要对国内数十个部委、省、市或者开发区的重点英文网站浏览一遍,阅读新闻更新并就内容、语言和潜在传播问题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目前这个工作暂告一段落,翻看这上百个文件,我想趁机总结一下这几年发现的主要问题,供正在“讲好中国故事的”的同行参考。以下是我报告的缩减版。

  1. 网站架构是否合理:英文版不要做成中文版英译,应该明确英文网定位,是做成领导开会接待外宾大全呢?还是要介绍经济文化发展和旅游投资机会?栏目是一周还是一年更新两三次? 使用某个图片是否有版权?
  2.  选题是否合适:某省级政府网站主要发布小地方甚至是社区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好人好事(扶起老人、归还失主物品等)、花花草草小狗小猫等无关紧要的新闻。一个省级英文网泛娱乐化现象严重,能讲好什么故事呢?某省某年的十大教育新闻排在首位的是官员在教师节前拜访老师。某直辖市留学生服务网隔三差五就报道外国学生了解中医,那么多大学生创业、国际文化交流、志愿者等精彩故事不写。某市新闻是几百万元资助了一个反腐剧已经盛大开演,这的确是很有特色的故事。
  3. 面对中文信息,要区分事实和观点、idea和ideology、publicity和propaganda的不同。有的英文直接翻译中文,说某个领导喜欢某项运动然后某地这个运动近年来发展很快。某个地区提出了一个口号,第二个月就说这个口号如何如何推动了发展。某通讯社说一些民工“幸福地”搬进了集装箱改建的房子,是搬进了,但是不要说幸福。某知名媒体新年献词中新闻图片说明说,“三轮车上,一对夫妻紧紧相依,他们的孩子在怀中熟睡,让冬日更温暖”。让冬日更温暖的难道不是衣服?不要把描述事实与做出联想和评论拧在一起。不要煽情, 不要心灵鸡汤,会把自己撑傻的。
  4.  做翻译与做国际传播两者之间差别巨大。比如某地被评为文化先进城市,只是简单翻译成了culturally advanced city。实际上这是一项全国性质的评比,有上百个指标,而且不是字面上的“文化先进,” 而更多是文化活动组织有力、内容丰富多彩堪称标杆的意思。某直辖市英文网站除了更新缓慢外(要闻区还是2016或者2017年的体育新闻)主要问题就是纯粹翻译,比如记者日前获悉如何如何(A few days ago, from the News Conference of。。。)。作为政府或者公司网站应该规范各类信息发布格式,如果是Press Release就不要叫做News Now,时间、地点等因素不能少。总体来说,有的栏目强调信息公开(格式严谨的公文),有的栏目介绍政府与市场、个人的博弈(多个stakeholders的新闻性质写作),有的是基本历史文化背景或者服务信息等。
  5.  语言承载着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等,必须提供适当背景才能促进跨文化传播。中国人听到“床前明月光”就会有思乡之情,但是英语受众可能没有这种共鸣,所以要去解释一下某某现象(鲤鱼跳龙门)、动物植物在中国文化中什么内涵外延。有一个英文稿子讲某知名主持人去主持一个地方文化活动,主要内容都是这个主持人的各种套话,但不去介绍这个地方的文化有多少年历史、特色以及带来多少旅游收入等等。 英文受众根本不会去在乎你请了某个国内主持人或者明星的, 因为这只是一种地方marketing。要是真对自己的文化传统自信,那么重点还是应该回归文化本身,比如走西口、跳坡舞、秦腔等等不能只是音译出来,要详细解释。中国日报网承建的中国文化网上http://www.chinaculture.org英文版上有很多丰富的资料介绍,可供参考。
  6. 精彩的故事少不了细节和亮点
    比如一组英文图片说明说学生高温中锻炼,什么是高温?说农民收入增加不少,什么是“不少”,具体多少?说某个措施受到了“广泛好评”,到底多广泛?比如说某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只是用王师傅李师傅这种称呼而不写出全名。某地领导会见意大利一个足球俱乐部经理,稿子内容主要是领导照片,自始至终没写出这个经理的名字以及说了什么话, 这算什么故事呢。 中文新闻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含糊其辞,所以也难怪讲不好中国故事,故事本身就残缺不全不够真诚。
    一则中文新闻讲南方某市计划建设地标建筑,重点放在了建筑上。但是建筑只是载体,里面有扎实的新闻点,比如多少家服务机构集体入驻等。这本来是好事,但是英文稿子结果照着中文行文去单纯强调建楼了,偏离了重点。
    关于新闻配图,几个常见问题就是:很多网站编辑显然没有接受过任何图片编辑培训,用图粗糙甚至强制压缩图片等导致非常难看;慎用信息图,某市投资政策全部做成了图片信息图形式,敢问有哪个商业人士会去浪费时间通过看图了解政策?所以,很多的网站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种各样的非常基本的问题。

最后,写几点感想吧:

从事国际传播,首先就要跳出中文媒体(这几年质量滑坡更严重)的报道视角。要对自己习以为常的中文语言和思维方式(是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都保持一种警醒,在传播某个图片、文字或者视频形式的信息时预先从受众的角度做出一些预测,否则就会出现一些简单粗暴充满歧视色彩的内容。

不要去神话中国故事和中国角度,不要用中国和西方这样的思维方式描述这个世界,即便是西方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并非只有英美。世界上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不要带着一种炫耀或者巴结心态去交流,文明史再长和文化吸引力也不一样。不要凡事总是强调特色特色,搞得好像天下就自己格格不入一样。不要想着让受众去一下子接受自己的某种观念(特别是落后的、反科学的),第一步实际上是让受众意识到不同的合理性存在、而不是一定要接受你这个不同。应该去强调符合人性的、共性的、超越国界的基本价值理念,爱、尊重、平等和包容。

我感觉在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有两个问题可能特别要注意:对自己的故事是否了解(话语是否准确/是陈述事实还是在表达观点/是中性词汇还是隐藏歧视和偏执)、对别人是否尊重(尊重不是遵从、方法是否恰当、逻辑性是否强)。讲故事自然是为了有听众,盛气凌人地自说自话只能让人厌倦。当我们以“自己”和“别人”这个视角去阐述和解决问题时,更应该强调共性以及达成共识后再减少分歧。

那么有什么共识或者基本的框架指导这种努力吗?当然有,建议从业者看看这个联合国的文件 http://www.un.org/zh/universal-declaration-human-rights/ 

​为什么搅*棍和“黑底红唇”是错误

郭德纲有段相声里说自己坐在高峰和于谦中间,被老师批评为“郭德纲,你就是个搅屎的棍子。“这个文字游戏有点庸俗,但作为相声这种语言艺术用得很巧妙,哈哈一笑就行了。

郭德纲有段相声里说自己坐在高峰和于谦中间,被老师批评为“郭德纲,你就是个搅屎的棍子。“这个文字游戏有点庸俗,但作为相声这种语言艺术用得很巧妙,哈哈一笑就行了。

变换个场景,它义正辞严地出现在国字头中文电视新闻节目中,特别是很多家庭吃晚饭的时候,就不是庸俗而是无耻了。其它还有怨妇这种性别歧视用词令人目瞪口呆。不仅如此,主播居然还在另外一个平台上为这种用语自诩自豪,这更是无趣无知。

其它一个传播的小热点是新加坡推广电子付费的广告,一名华裔艺人分饰四个角色(如下图)就引起一些非议、道歉和解释。我倾向于觉得这有点小题大做了,虽然体现了个别种族的着装肤色特点,但我看不出明显歧视的意思。我们既要强调自己独特,又害怕对方渲染这种独特,这是很矛盾的。

Image

负责拍摄广告的公司发声明解释说,擅长人物塑造的Dennis Chew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客串四个角色,主要强调一点,也就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电子付费。”For that reason, Dennis Chew, well-known for his ability to portray multiple characters in a single production in a light-hearted way, was selected as the face of the campaign. He appears as characters from different walks of life in Singapore, bringing home the point that everyone can e-pay.”

与新加坡的扮褐脸(brownface)争议比较,更大更广更持久的还是反对扮黑脸(blackface)。在历史上,扮黑脸就是滑稽剧中白人故意把脸抹黑,作出夸张的表情模仿黑人。黑人民权运动兴起之后,扮黑脸成了种族歧视的代名词。中国熟悉的加拿大名人大山在年轻时就曾扮黑脸,但是他说自己真的是无心之作也没有丝毫歧视的意思。但是这个词因为随着社会发展有了新的含义,所以大山不得不为了“政治正确”以及为名所累而去道歉。与扮黑脸类似,有外国人用双手拉下眼皮形成slitty eyes(眯缝眼/丹凤眼)来嘲笑中国人(亚洲人),这些都有着历史背景。

伴随着“黑人生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运动,Blackforce一直有着巨大影响力,几个知名品牌比如Prada. Gucci和Katy Perry都因为涉嫌扮黑脸纷纷下线产品。

Prada撤掉的产品

Image

Gucci 撤掉的毛衣

Image

Katy Perry束之高阁的鞋

Image

发现没有,这些设计的共同点就是黑底红唇

再说个国内央媒的传播问题,在Twitter账户上发了个短视频,称赞两岁的小孩如何帮妈妈做饭,而且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得掌声。这种报道引起质疑,怎么会让两岁小孩做这么危险的操作,道德何在?又是哪些人为这种行为鼓掌呢?最近天气炎热,各地称赞战高温斗酷暑劳动者的新闻不断。不是生活所累谁会如此冒着生命危险,而且名义上都有高温补贴的,所以这就是个工作不要非让他们扛道德大旗。

Image

此外,很多地区开展了整治膀爷“陋习”的行动(比如济南),膀爷Beijing bikini的外媒新闻很多媒体报道了,基本上是持批评的态度。但是如何看待这则新闻呢?根据nydailynews网站报道,美国费城随着气温升高,费城老鹰球队的Jason Kelsey穿上了crop tops  (露脐上衣)。Twitter上有对中国熟悉的老外就说,乐意看到美国也在流行这种时尚。这到底是时尚,还是陋习?两则新闻比较起来读,会更有意思。

Image
Image

最后来一点,我认为是非常难等可贵的理性声音:

《南华早报》在一篇报道中引述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的学者说China should drop its nationalistic approach of focusing on “national industry” and “indigenous innovation” to manage the risk of a trade and technology decoupling with the United States。简单来说,就是不要过分强调自主创新,而要打造全球价值链。

再一想,为何觉得说点这种不同于主流的观点就是难能可贵呢?

这才是个大问题。

传播问题:从孩子的脏话狠话说起

孩子在小学开始学到一些脏话了,比如sucker(笨蛋)和stinky butt man(屁股臭烘烘的人)等。有时候跟他正儿八经讲点事,他用非常严重的词顶嘴

孩子在小学开始学到一些脏话了,比如sucker(笨蛋)和stinky butt man(屁股臭烘烘的人)等。有时候跟他正儿八经讲点事,他用非常严重的词顶嘴,比如get out of my life (从我的生活中消失)或者you will never never understand(你永远永远都不会明白的)。

孩子用这些词语实际上不明白这其含义,虽然他心里也知道不是好话,但是肯定无法达到成人认为的严重程度。遇到这类问题,直接批评用处不大。我觉得正确的做法是,问问孩子你知道你刚才这句话的意思吗?然后再告诉他尽量别用或者什么时候可以用。世界上肮脏的东西很多,没有必要非要塑造一个完美的世界。

我用这个亲身经历开头,更多是想总结一下最近看到的几则与大众传播有关的新闻,根本上来说都是文化差异、理解不同造成的问题。

首先是瑞典环保积极分子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为自己用put against the wall这个说法道歉。

她在一个演讲中说道:世界领导人仍试图逃避责任,我们要确保他们不这样做,我们要确保让他们面墙站立(put them against the wall),他们需要要尽职尽责保护我们的未来。(原文”World leaders are still trying to run away from their responsibilities, but we have to make sure they cannot do that,”  “We will make sure that we put them against the wall, and they will have to do their job to protect our futures.”

BBC指出,英语中put somebody against the wall“面墙而立”实际上含有开枪击毙某人的意思。格蕾塔解释说,她不当地使用了这个词是因为瑞典语中让某人面墙站立’att ställa någon mot väggen’  表示的是让某人承担责任(hold someone accountable)的意思,并没有行刑枪决的意思。她说自己当然是反对暴力的。

说者有心,听者有意。

但是因为理解偏差,造成了问题。

第二则新闻与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治疗身心失调有关。

印度BHU大学医学院的阿育吠陀系开设了6个月的课程Bhoot Vidya,都是面向本科生的,治疗那些声称被鬼怪附身的病人。BBC的报道标题是Bhoot Vidya: India university to teach doctors Ghost Studies,直译过来就是印度大学教医生“鬼学”。印度时报引述有关评论,批评BBC如此煽情地翻译Bhoot Vidya,使用Psychotherapy(心理疗法)更合适。

话题展开一点,今日印度上这则报道进一步解释了阿育吠陀对精神类疾病的治疗,基本的意思就是传统印医博大精深,对于精神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对于今天的现代医学依然有启发意义等等。注意到没有,把“印”改为“中”实际上更是拥趸无数。

最近看一个视频,徐晓冬问中医是怎么回事的提问,谭秦东苦笑着回答说:“我是学西医的,我不评论中医”。这个回答当然包含一段血泪史,但是是非常专业、无奈的,要比早些年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那种强多了。

无奈是一种常态,专业就需要技能了。

第三个故事跟我现在看的关于约翰·列侬的书Being John Lennon有关。

书中(P148)讲到披头士在英国发行了歌曲Please Please Me后,EMI唱片制作人乔治·马丁希望美国分公司Capitol也发行。刚开始是遭到了拒绝的,因为美方认为这首歌是在描述男欢女爱,比如歌词please please me, like I please you.

这种反应让乔治·马丁等非常震惊,因为英国听众绝对不会有这种联想(no one in Britain had suggested for a moment that it might be about sex),而且这首歌很快就在英国登上排行榜第二的位子。

在半个世纪之后,乔治·马丁对本书作者还是肯定地说,从来没有想到过这首歌当时与性有关(not for a minute),但是披头士可能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but I dare say it crossed the boys’ mind.)

这就是当时英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区别。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也是一种传播问题。

回顾2019年,Twitter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来自某国的声音越来越多。

但是效果呢?我来分享卫报一篇评论中的这段话供参考吧。

Image

中文意思就是: 他们或许觉得用英语发帖可以改善全球误解,但是他们看上去要么脱离实际,要么就是喷子。

就写这些。

文章中涉及的几篇英文报道: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50799233?intlink_from_url=https://www.bbc.com/news/topics/cwmrxq94v1jt/greta-thunberg&link_location=live-reporting-story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india/bbc-sees-ghost-in-bhus-bhoot-vidya-gets-panned/articleshow/73013258.cms

https://www.indiatoday.in/india-today-insight/story/bhoot-vidya-a-ghost-science-1633586-2020-01-03

传播问题:建议慎用“国际友人”这个说法

中文中经常有“国际友人”、“外国友人”这个说法,直接翻译当然就是“international/foreign friends”。 但是作为对外传播我总觉得很奇怪。你什么时候听到美国人说英国人、日本人是international friends?

“外国友人”这个词到底如何来的?

我找到了一个中国问题专家2002年写的文章,题目是Review: The Political Meaning of Friendship: Reviewing the Life and Times of Two of China’s American Friends。翻译过来就是“友谊的政治意义:中国的两个美国朋友的往事。”

这个专家比较了这两个美国人各自的书。一个美国人是 Sidney Shapiro, 1947年到上海,后来娶了中国太太。另外一个美国人Sidney Rittenberg,1945年到昆明后来到延安,坐过牢以及中国媒体工作。他们的具体生活经历就不多说了。

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

中文中国际友人(international friends)是个政治意义浓厚的词汇,与外事系统有关。从延安到1949年、中苏关系破裂和改革开放等,这个词的含义都有变化。

简单来说,国际友人表示国外那些支持中国利益的有影响力或者有权有势的人,类似更高级称呼有“中国人民的老朋友”(old friends of the Chinese people)。这里所说的朋友或者友谊与个人关系亲密与否都没有关系。比如,1949年后,“国际友人”主要表示来自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建设新中国的人。再比如,友谊关在明朝时期叫镇南关,几经变化后在1965年援越背景下改为了友谊关,类似还有友谊宾馆和友谊商店等。

作者还提到另外一个问题,国外的友好城市关系叫sister-city relationships,对应的中文应该翻译为“姐妹城市”,但是中文很少这样用。为什么?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姐姐和妹妹不是平等的,因为妹妹要听姐姐的话(Sister relationships are implicity unequal because of the respect due to those who are older)。所以国内很多时候在描述姐妹城市这种关系时实际用的英语是friednship cities,总之还是与友谊、友好有关。但是如果作为对外传播,还是用sister-city/sister-state等比较好,否则老外很难理解。就像是有领导对一帮记者说“记者朋友们”, 这里的“朋友们”就多此一举,记者不是朋友。

作者简单说了几个与中国外交关系相关的描述:

“挤走”方针

squeezing out

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

Have exchanges with everyone, make friends with everyone.

利用外力为我宣传

making foreign strength serve China

结论:

媒体淡化对“外国友人”、“国际友人”这类描述的使用,不需要这种标签。

如果只是邀请外国人参与一些活动,更没有必要用外国友人如何如何。

如何判断是外国友人呢?只是在某个问题上观点一致,或者说两句爱听的话,这都不是朋友。

传播笔记:Karen你还好吗

叫Karen人应该注意了,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和黑人命也是命运动的发展,这个名字最近几乎成了令人讨厌的象征。

美国中央公园一名黑人男子建议一名白人女子给狗拴上绳,这名女子怒火冲天发出威胁,她在网上被称为”Central Park Karen.”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一家邦宁斯(Bunnings)五金店,一个职员建议一名白人女子戴上口罩,但也遭到恶言恶语,这个女子被称为Bunning Karen。

简而言之。Karen现在越来越被代指那些令人反感的、有种族主义倾向的中年白人女子。这种人自我感觉良好,略微不如意就嚷着“叫你们经理出来”。与Karen这种行为类似的男子也被称为Ken,但是用的不多。

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Karen Yossman评论说,就像金发傻妞类笑话,刚开始时大家觉得好玩,后来其实就充满偏见和歧视女性了。

达美乐想要改变一下这种meme风潮(当然你也可以说是蹭热点营销),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推出的活动Calling All Nice Karens中,只要你的名字是Karen,然后在250字以内描述自己是个好人,就会得到免费比萨。但是行动发起之后在社交媒体上就遭到了批评,人们质问Karen就真这么玻璃心吗,觉得达美乐太小题大做,就不能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吗。

新西兰的达美乐只好停止了这个营销活动。并解释说:“因为境况不同,人们对这个活动的理解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很抱歉”。

这句话非常有意思,为什么传播中好事变坏事呢?主要是因为境况不同,受众无法感同身受,产生不了共鸣。

最近看到一个文章在分析任正非的讲话风格,指出那些充满军事色彩的用语,比如杀出一条血路,翻译成英语挺吓人的,但是不能真的视作杀气腾腾。大家可以搜:华为任正非的语言与东西方文化冲突- BBC News 中文,阅读。 

与华为相关,碰巧还看到这则新闻。公关公司约翰·布朗(John Browne)的名字在邮件中写错。

Image

此外,

https://prohibitionpr.co.uk/public-relations/crisis-management/top-11-pr-crises-in-2020-so-far/

总结了今年已经发生的11个传播败笔案例。简单总计一下:时尚品牌Oh Polly 组织的竞赛活动,奖励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人员,但是因为获奖者需要值班因此无法在规定时间参与其中一个环节,被取消资格。新加坡的网络辅导平台Tutoroo广告涉嫌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遭到批评,但是拒绝道歉等。

 最后,来一点积极向上的。

Image

日本国原驻上海总领事片山和之(Kazuyuki Katayama )的坦诚受到赞赏。针对被任命为驻秘鲁大使,他自嘲道:“我想不清楚为何像我这样在37年的外交生涯中从未到过南美、西班牙语也几乎一窍不通的人会被任命这个重要的职务。总之,我会尽无所能。我的人生格言是:在所在之处绽放。”

在一个很多政客迫切需要被吹捧被供着的年代,这种清醒和清流令人耳目一新。

还是听听不同意见吧,要不没有一个人敢说出真相,围在身边的都是一些马屁精,终有一条会出大问题。就像那位出版平安经的官员,会不会也醒悟过来:你们这群混蛋,把我捧得这么高,就是让大家看笑话,让全世界看我笑话。

国内许多冠以“国际”的活动实际名不副实

路透社就在China’s choreographed trade expo more ‘theater’ than deal clincher这篇稿子中讲述一些国内企业请外国人客串

2018,路透社就在China’s choreographed trade expo more ‘theater’ than deal clincher这篇稿子中讲述一些国内企业请外国人客串,假装是达成协议的现象。这还是发生在级别很高的活动中。

下面是我最近看了一些名头上冠以国际的各类活动,简单看了一下它们的英文网站。常见的现象是只把网站的节点名称翻译为英文,但是内容依然是中文的。

山东:第八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

http://www.sdcif.com 无英文,除了标题,网站混乱,同时是“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的网站。

http://www.xfblh.com:第8届山东国际应急安全与消防设备博览会. 无英文,banner上翻译比较好玩。“我们希望有种信赖”。哈哈。

天津:2020中国国际智慧城市暨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展览会-http://www.cipse.com.cn 英文网站纯粹是摆设,只有几个banner和标题而已。

南京:十六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http://www.cisexpo.com.cn 有英文网,去年内容,今年暂无更新。

贵州:第十届国际酒类博览会 https://ciabe.com 而且酒这个单词也拼写错了

Image

https://www.anhuiteaexpo.cn 安徽国际茶叶博览会 有英文版,只是导航翻译为了英语(承建网站免费帮做的?),但是所有内容都是中文。

2020河南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 http://www.hnzbh.net/page/html/133.php

英文名称:Henan International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Expo2020 没有英文网

河南:第三届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找不到官网,只是有个公众号。

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这个可能是得罪了摄影师 http://www.sxsa.org/show.asp?id=698

签约现场,高大的厕所标志映入眼帘。

Image

国内城市宣传片国际传播问题

我在Youtube上看了十来个城市的官方宣传片,眼睛都快化了。

这些城市包括上海、西双版纳、杭州、珠海、广州等。

发现的问题简单概括如下:

浏览量都是极小的,比如三四年前发布的,有几百个浏览量;

视觉切换大都非常快,山水楼房唰唰唰唰过去了等,而且很多没有任何文字介绍画面取景地点。这都是哪呢?

出现频率比较多的元素:体现美女,比如杭州的回眸一笑等;另外就是超爱渲染云彩的浮动,是想塑造风云变幻的感觉吗?

北京旅游局的宣传片用的是茉莉花背景音乐,唯一提到的宾馆是颐和安缦,有几个游客去那里消费呢?

另外就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都是大量使用航空拍摄视角。这种看上去壮观,但是对于游客来说是不友好的,怎么可能俯视呢?所以,这种角度实际上形成了一种难以逾越的距离感。华而不实。

大部分的英语翻译是对照直译的,比如如下截屏:

Image
Image

我认为,这类视频根本不需要双语对照,因为文字根本就不是针对国外读者写的,选词用语意境都无法理解。只是对某些核心信息作简单提示即可,是哪里、是什么,而不要去堆砌形容词和畅想未来了。

BBC最近报道了朝鲜提高在Youtube上的曝光,其宣传视频风格当然要比那种僵硬的宣传有所进步了。分析人士指出,这些视频依靠烘托女性魅力激起受众兴趣,本身就是不可取。

西安外事办英文网的几个问题

今天看了一下西安外事办英文网(http://wqb.xa.gov.cn/english/index.html),主要看了其首页抗击疫情的四篇文章。

发现这么几个问题,供参考。

  • 基本拼写问题。比如政府这个词应该是government.
  • 大量的语法问题,比如return 就可以,不需要return back,就像没有必要说revert back一样,这些词本身包含了后退的意思。
  • 目前的风格都是典型的直译,这不利于对外沟通。比如首页置顶文章里有句话“为了更好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有序复工、有序流动”。目前译文是This aims to better prevent the external importation of cases and internal non-proliferation, as well as guiding enterprises to resume work in an orderly manner and well-organized flow. 这里翻译得问题较多。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如果非要直译就是prevent imported case and curb local spread等就可以。这里的“有序流动”实际上是说人员,movement of people,比如欧盟成员国之间允许货物、劳务、资金与人员自由流动,就是free movement of goods, service, people and capital。当然如果要强调人才的流动,可以用flow of talent,再比如global talent flow. 不管如何,单纯翻译well-organized flow是不确切的。

    我更想说的是,从全文来看,这16个字实际上是西安的一种工作原则。那么英文略微修改上下逻辑就清晰多了。比如In line with the overall guideline of preventing imported COVID-19 case, curbing local spread, resuming work and allow people to move in an orderly manner, 再去讲制定了何种措施等。
  • 中英混杂,对外籍人员来说极为挑战,不懂中文只能靠猜了。比如看看下面这种。很多外国人来中国旅游,都会选择西安,所以这些服务细节上可以稍微注意一下。
  •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实事求是。比如,韩国和以色列官员都用英语致信,表达了对西安的支持和慰问。网站上还把这些信内容原文都放出来了,这挺好。但是问题是,如果人家没有那么说某句话或者某层意思,咱们是不是最好就别去给引申,而且翻译得质量很不好。


这是以色列官员原文:(http://wqb.xa.gov.cn/english/news/5e4e3ef965cbd812358b546a.html)

基本意思就是祝福抗击疫情的人、期待病人健康、感谢政府努力、祝愿早日成功、祝愿两国关系更好。

这是网站上的中文,里面这些形容词是不是太大了?还是说,文章中附带的不是原文全部?

这是根据中文直译出来的英文,人家英文都放在里面了,哪里有这多意思啊。

这个传播的问题就是:
A用英语说了一些话。B用中文说A说了一些话,C说A用英语说了一些话。一比较就发现,人家没那样说。

再比较一下韩国官员的话

基本意思:表达遗憾、悼念死者、捐助口罩。

这是网站上的中文,里面同样是形容词太大了。

哪里有“庆州市在自身医疗物资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愿意举全市之力支援我市疫情防控”?当然,有可能在其他场合表达了这层意思,所以这里综合在了一起?

英文是:. He mentioned that Gyeongju is willing to go all-out efforts to support the work of epidemic containment in our city, even Gyeongju itself is under a great shortage of medical supplies.

贵州旅游宣传片传播问题

最近看了贵州新旅游形象宣传片,被里面介绍的贵州壮美山水和独特风土人情深深震撼。这个宣传片的拍摄视觉效果很好,但是一些文案,特别是翻译,存在着诸多问题。

问题一:对英文受众来说,旅游类宣传片最应该强调信息的有效性,也就是“是什么” 和“在哪里”。但是目前的文案并没有介绍视频中的取景点点,反而去很生硬地翻译一 些修饰性词语。比如下面截屏:应该指出来,这是 FAST, the world’s largest radio telescope, in Pingtang county. 但是这里却去翻译“这里是要看苍穹的原点这类修饰”。整 个视频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风景很美,但是英文读者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和在哪里。 简单来说缺乏友好性。 

第二,即便是说要翻译这些文案,那么英文字体也简易大一些,目前的比例很不合

适。比如看下图,显然英文文字都太小了。这也是一个普遍问题。

第三,比较普遍的问题是翻译的质量问题较多。比如:

三线之忆。这里的三线,能翻译为三条线 three lines. 三线建设是一场出于国防军事背 景的区域工业化过程, 是相对于沿边沿海的“一线”地区(指东南沿海及东北、新疆等地 区)而言的。比较正式的翻译是“The Third Front Movement”。但是这个词是特定术 语,老外照样难以理解,实际上这里是指历史遗迹的重新开发 Renovation of Historic Sites 之类。 

再次,人文贵州不应该翻译为 Human Guizhou,实际上中文的“人文”主要就是 Culture,如果是指人文交流,更多是 people-to-people exchange, 而且应该是 Guizhou Culture。总之,都不应该是 Human 人类 

其它一些很明显的翻译问题比如:
贵州的酒,不是葡萄酒 wine 这个词,而是茅台酒白酒, liquor,所以这里用 wine 是错 误的。 

下面这句也是完全无法理解。这是说可以遥望星空,而不是说星空的家园。

其它问题因为时间关系,简单罗列如下:

page5image17541248

公司机构英文官网诊断笔记(不定期更新)

这是一家名头很大的机构,其网站英文版节点翻译很奇怪,比如加入我们,翻译为了InjectWe?

实在不需要这么多感叹号!!!

草 Grass?

在以前的一个报告中,我介绍过有的4A级景点英文是用软件翻译的,完全无法阅读。今天发现某个省的政府网站也是用软件翻译的,而且应该是很糟糕的软件吧。

打开网站后先看到有关3.15新闻的图片,点开后发现一个奇怪的人名Li grass Sheng,怎么会有grass 呢?好奇心让我去先找中文版本,果然这个局长的名字中包含“草”字。

你就是用软件,也该再修改修改吧,就这么发布了?您这是一个省政府网站啊!

再看其它的一些报道,除了转载新华之外,网站上原创稿件应该都是机器翻译的,您看看下面这段,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也太糊弄了吧。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