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中经常有“国际友人”、“外国友人”这个说法,直接翻译当然就是“international/foreign friends”。 但是作为对外传播我总觉得很奇怪。你什么时候听到美国人说英国人、日本人是international friends?
“外国友人”这个词到底如何来的?
我找到了一个中国问题专家2002年写的文章,题目是Review: The Political Meaning of Friendship: Reviewing the Life and Times of Two of China’s American Friends。翻译过来就是“友谊的政治意义:中国的两个美国朋友的往事。”
这个专家比较了这两个美国人各自的书。一个美国人是 Sidney Shapiro, 1947年到上海,后来娶了中国太太。另外一个美国人Sidney Rittenberg,1945年到昆明后来到延安,坐过牢以及中国媒体工作。他们的具体生活经历就不多说了。
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
中文中国际友人(international friends)是个政治意义浓厚的词汇,与外事系统有关。从延安到1949年、中苏关系破裂和改革开放等,这个词的含义都有变化。
简单来说,国际友人表示国外那些支持中国利益的有影响力或者有权有势的人,类似更高级称呼有“中国人民的老朋友”(old friends of the Chinese people)。这里所说的朋友或者友谊与个人关系亲密与否都没有关系。比如,1949年后,“国际友人”主要表示来自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建设新中国的人。再比如,友谊关在明朝时期叫镇南关,几经变化后在1965年援越背景下改为了友谊关,类似还有友谊宾馆和友谊商店等。
作者还提到另外一个问题,国外的友好城市关系叫sister-city relationships,对应的中文应该翻译为“姐妹城市”,但是中文很少这样用。为什么?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姐姐和妹妹不是平等的,因为妹妹要听姐姐的话(Sister relationships are implicity unequal because of the respect due to those who are older)。所以国内很多时候在描述姐妹城市这种关系时实际用的英语是friednship cities,总之还是与友谊、友好有关。但是如果作为对外传播,还是用sister-city/sister-state等比较好,否则老外很难理解。就像是有领导对一帮记者说“记者朋友们”, 这里的“朋友们”就多此一举,记者不是朋友。
作者简单说了几个与中国外交关系相关的描述:
“挤走”方针
squeezing out
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
Have exchanges with everyone, make friends with everyone.
利用外力为我宣传
making foreign strength serve China
结论:
媒体淡化对“外国友人”、“国际友人”这类描述的使用,不需要这种标签。
如果只是邀请外国人参与一些活动,更没有必要用外国友人如何如何。
如何判断是外国友人呢?只是在某个问题上观点一致,或者说两句爱听的话,这都不是朋友。